卡痛葉是一種主要生產于東南亞(泰國南部、馬來西亞等地)的天然毒品。卡痛葉的提取物常常用來阻止或緩解阿片類藥物依賴患者的戒斷癥狀,或者被用來降低對阿片類藥物的依賴。除此之外,卡痛葉提取物也可用于其他的醫學目的。在泰國南部,由卡痛葉為主要原料制造的卡痛葉雞尾酒是當地最常見和易得的毒品飲料,會讓人陷入昏昏欲睡的麻痹狀態,屬于禁品。
卡痛葉雞尾酒是一種致幻毒品,通常將從卡痛葉中提取的汁液與止咳糖漿、可口可樂和冰塊混合而成。這種雞尾酒的流行導致卡痛葉的需求迅速上漲。很多年輕人偷偷潛入森林保護區,偷運卡痛葉。泰國南部的居民大多是穆斯林,由于穆斯林禁酒,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卡痛葉的需求。
醫學研究表明卡痛葉在較低劑量(1-5克)時可用作興奮劑,在較高劑量(5-15克)時可用作鎮痛劑替代阿片類物質。卡痛葉的藥理功能主要是通過生物堿7-羥基帽柱木堿和帽柱木堿實現的。雖然這些生物堿分子的結構和致幻劑相似,但是這些物質沒有致幻劑活性。相反地,這些生物堿主要與腎上腺素和阿片受體相互作用。因此,卡痛葉提取物常常用來阻止或緩解阿片類藥物依賴患者的戒斷癥狀,或者被用來降低對阿片類藥物的依賴。
卡痛葉在低劑量時,它可能具有類似咖啡因的刺激作用,但高劑量時,刺激作用減弱,這與帽柱堿的受體結合譜是一致的。然而,有研究指出,不同的生物堿類可能在對抗鎮靜作用時發揮了溫和的刺激作用。但是,高濃度的帽柱木堿可作為鎮靜劑,7-羥基帽柱木堿在降低阿片成癮造成的壓力方面似乎是一種重要的生物堿類。
卡痛葉的刺激作用下在使用后的5至10分鐘內開始顯現,一直持續數小時,這取決于個體的生理機能。副作用少見,但可能引起口干、排尿增加或減少、食欲下降以及惡心或嘔吐。長期使用可能產生的副作用有厭食和體重下降、失眠以及產生嚴重的依賴性。
卡痛葉的毒性遠遠不及冰毒和海洛因,但由于十分猖獗和導致嚴重的社會問題,這種天然毒品引起了泰國政府的重視,加大了對卡痛草的打擊力度。
文章來源:通渭禁毒
文章鏈接:http://www.sohu.com/a/193871828_99999507
文章編輯:董榮錄
文章報道: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