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國毒品形勢報告出爐
發布日期:2017-06-11 瀏覽次數:1422
3月27日,國家禁毒辦發布《2016年中國毒品形勢報告》。報告披露, 在毒品問題全球化背景下,世界范圍毒品泛濫對中國構成重大威脅和嚴重影響。特別是“金三角”、“金新月”等境外毒源地向中國毒品滲透仍不斷加劇,中國國內制造合成毒品問題仍較突出,毒品販運活動持續高發多發,毒品消費市場特別是濫用合成毒品規模持續擴大,毒品社會危害依然嚴重,總體上毒品問題仍呈快速蔓延的趨勢。
1. 毒品濫用問題緩慢增長
2016年,全國吸毒人員總量仍在緩慢增長,以海洛因為主的阿片類毒品濫用人數增勢放緩,以冰毒、氯胺酮為主的合成毒品濫用人數增速加快,濫用新精神活性物質有所發現,呈現出傳統毒品、合成毒品和新精神活性物質疊加濫用特點,毒品濫用結構發生根本變化。目前,毒品濫用的總體趨勢如下:(1)吸毒人員總量緩慢增長,青少年人數增幅同比下降;(2)毒品濫用種類多元并存,合成毒品濫用規模居首位。(3)毒品濫用種類多元并存,合成毒品濫用規模居首位。
2. 毒品來源范圍廣
中國毒品來源于境外毒品輸入和國內毒品制造,主要種類包括以海洛因為代表的阿片類毒品、以冰毒片劑、冰毒晶體、氯胺酮為代表的合成毒品和新精神活性物質。海洛因和冰毒片劑主要來源于“金三角”地區,“金新月”海洛因、南美可卡因也有部分流入。中國國內非法制造的冰毒晶體、氯胺酮以及新精神活性物質問題嚴重,既流入國內消費市場,也輸出境外,個別地區非法零星種植毒品原植物問題仍有存在。
3. 販毒形式多樣、販毒活動高發
2016年,中國境內毒品販運活動持續高發多發,國際販毒集團和販毒人員通過多種渠道將毒品販運入境,國內販毒團伙和販毒人員與境外販毒人員相互勾結從邊境地區將毒品販入內地,大宗販毒、零星販毒以及特殊人群販毒、外流販毒活動十分活躍,利用互聯網通過物流寄遞販毒活動突出,販毒活動與洗錢犯罪相互交織,販毒活動的組織化、網絡化、職業化、暴力化特點更加明顯。
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國內禁毒斗爭形勢,2017年,中國禁毒部門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禁毒工作系列重要決策部署,緊緊圍繞為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創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的總目標,進一步創新禁毒體制機制,完善毒品治理體系,從嚴從實從細抓好各項禁毒措施落實,堅決遏制毒品問題發展蔓延,努力開創禁毒工作新局面,為國際國內禁毒事業做出新貢獻。